引言:2022年1月17日,工信部等10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制造業有序轉移的指導意見》,此次《意見》也提出了優化物流供應鏈的相關意見,一是推動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高質量承接產業轉移,有序疏解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區一般性制造業、區域性物流基地等功能和設施;二是鼓勵發展多式聯運,推動集疏運體系建設完善,降低物流成本,優化產業轉移環境;三是創新供應鏈金融業務,推動產業鏈融資、訂單融資、無形資產質押融資等新業務發展。下面結合東灘智庫在物流供應鏈方面的積累,談下對此的認識。
一、需求升級:從產業配套到供應鏈服務
在過去二十年,如果想要吸引制造業企業投資落地,地方政府和園區運營商做到“三通一平”就可以成功招引企業。但在數字經濟、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領域飛速發展的今天,產業園區運營不斷迭代更新。制造業企業需求也從簡單的生產配套升級為全鏈條的供應鏈服務配套。
隨著市場化競爭加劇,企業業務流程環節不斷變革,制造企業更加專注于自身的核心業務,傾向于將采購、物流、銷售、營銷、人力資源、財務等非核心業務外包給專業的服務企業。另一方面,為幫助企業更好地降本增效,供應鏈服務企業這類新興服務主體應運而生,為制造業企業提供倉儲、物流、通關、原材料采購、產成品分銷、資金結算、供應鏈金融等綜合性服務,如怡亞通、飛馬國際等企業全面介入供應鏈服務領域。
鏈接:怡亞通西南供應鏈服務基地
· 企業簡介:怡亞通380分銷平臺在全國380個城市搭建一個由廠商到各類經銷商、賣場、終端店的直供終端平臺,提供市場、銷售、信息、物流、商務、結算等一站式供應鏈服務,幫助供應鏈上游廠商高效分銷、下游終端客戶快速采購,實現產品分銷環節的扁平化,提高商品流通效率并降低流轉成本。
· 企業服務案例:以寶潔為例,怡亞通為其貴州西北區域市場提供深度分銷服務,在怡亞通接手1年后,寶潔在該地區的銷售增長了107%,累計銷量高達7000萬,隨后寶潔將與怡亞通的合作區域擴大至11個。
· 怡亞通(宜賓)供應鏈服務基地:項目總占地面積155.4畝,總面積約16.5萬平方米,規劃建設總部辦公樓、人才公寓以及物流倉儲配套等,構建集“倉儲、配送、展銷、展示、辦公、產學研”為一體的供應鏈整合集聚功能,提供物流服務、分銷服務、金融服務、終端營銷、增值服務等供應鏈一站式服務。
二、以供應鏈服務中心提升轉移承接能力
隨著中西部承接產業轉移的進程加快,各類產業集聚區、開發區的競爭日益激烈。從企業需求出發,有效整合行業上下游資源,助力企業解決物流運輸效率低、采購銷售成本高、融資成本高等核心問題,是中西部地區吸引制造業企業落地、提升轉移承接能力的關鍵。這不僅需要暢通物流通道,或是建設區域性物流基地,還需要促進物流、商流和資金流的融合,整合產業供應鏈的多種服務需求打造供應鏈服務中心。
供應鏈服務中心不同于一般的倉儲物流園區,更強調嵌入到制造企業的生產經營中,協助企業打通供應鏈、提升供應鏈水平。在選址上,供應鏈服務中心適宜布局在區位交通條件好、周邊相關產業集聚度高的園區,因為產業供應鏈需求集中度較高,便于有針對性地整合服務需求,為轉移過來的制造企業提供更好的供應鏈服務。供應鏈服務中心一般采取園區自建或與政府、企業合作共建的模式,由專業的園區運營商負責管理運營。
供應鏈服務中心隨著產業集聚度的提高不斷迭代升級,剛開始主要面向周邊地區企業的物流供應鏈服務需求,以產業供應鏈環節的服務商和服務機構為主要招商對象,包括專業的供應鏈服務商、MRO工業品以及各種生產資料的供應商,以及物流配送、供應鏈金融、采購外包、展會代理等第三方服務機構。供應鏈服務中心一般采取線上與線下聯動的模式,以線上的供應鏈集成服務平臺助力線下服務基地招商運營。
三、供應鏈服務中心的典型發展模式
供應鏈服務中心作為供應鏈集成服務平臺,覆蓋企業生產全周期,有針對地提供滿足企業生產需求的物資采購、研發設計、打樣代工、設備租賃、器械維修、產品檢測、資質認證、金融信貸、融資租賃、智慧倉儲等功能服務。除此以外,還提供供應鏈服務研發創新的場所,吸引和孵化供應鏈服務創新企業,促進區域供應鏈管理升級,服務區域產業集群的發展。供應鏈服務中心主要由“線上平臺+線下基地”構成,形成面向區域產業集群的智慧供應鏈生態圈。
1、供應鏈集成服務平臺
供應鏈集成服務平臺作為服務型電商平臺,以供應鏈服務為主、網絡銷售為輔,通過與工業電商企業、第三方服務機構等合作整合行業資源,搭建原材料及MRO工業品采購平臺、第三方服務平臺等,為客戶提供信息交流、物資采購、設備租賃、資質認定申請、金融信貸等綜合服務,解決企業供應鏈線下各環節的痛點,提升供應鏈運作效率。
2、供應鏈服務基地
供應鏈服務基地主要承載園區內企業由采購到售后的供應鏈增值服務功能,一般包括智慧倉庫、工業品超市、設施共享中心、維修中心等功能設施。
智慧倉庫。以智慧化、精細化的高標倉儲服務為基礎,根據客戶需求,設計個性化倉儲物流解決方案,包括倉庫設置、硬件設施、軟件支持、操作流程等。以金融服務為特色,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需求,作為第三方監管倉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為客戶提供倉單質押、庫存質押、動產質押等金融信貸服務,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降低銀行信貸風險。
工業品超市。以原材料、MRO工業配件的交易為主,以園區內企業生產需求為導向,整合優質的供應商資源為企業提供原輔料、生產輔助設備的集中采購服務,打造一站式工業品采購超市,解決企業生產資料、機器零部件采購難、成本高的問題。
設施共享中心。以設施租賃公共平臺和園區共享車間為主要形式,通過設備的共享實現資源配置的優化,提高設備使用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一般情況下,針對企業內部設備閑置或無力購置生產設備的狀況,以出資購置或園區企業內部設施共享兩種形式獲取出租的設施,按時間或按次支付租金以獲得設施使用權。同時,還可聯合第三方服務機構,為有需求的企業提供研發設計、打樣代工等外包服務。
維修中心。依托OTO平臺和配套物流體系建設專業維修中心,為園內企業提供專業的機器設備維護檢修、工業產品逆向維修服務,形成專業的維修外包業務,幫助企業降低維修成本,專注于核心業務環節。
此外,還應考慮集中滿足企業的商務服務和生活配套需求,設置停車場、加油站、辦公室、食堂、超市、餐廳、酒店和銀行等服務場所。
鏈接:部分中西部地區供應鏈服務園區
1、西部供應鏈服務平臺——東方嘉盛一帶一路供應鏈協同平臺
項目概況:位于重慶市渝北區空港園區,土地用途為一類物流倉儲用地,總建筑面積約7萬平方米。
服務內容:協同平臺集智慧供應鏈協同管理中心、跨境電商產業園加速器、配套服務平臺等功能于一體,重點服務智能終端、筆電產業、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醫療器械及設備、消費品等行業,助力產業生態圈的深度整合、創新、升級,推動這些產業在重慶落地扎根。同時憑借渝新歐國際鐵路的便利化,助力跨境企業引進來走出去。
2、西部首個產業供應鏈服務中心——成都生物醫藥供應鏈產業化服務中心
開發主體: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進行專業運營,公司由國藥西南公司和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將依托國藥集團專業化優勢,為國際國內藥械企業選擇成都通關提供全鏈條的供應鏈服務。
載體項目:項目總建筑面積13000平方米,倉儲中心規劃立體冷藏庫、平置冷藏庫、冷凍庫、恒溫專庫、雙溫查驗專區、陰涼庫等功能庫區,可實現同時儲存藥品托盤約2000個、藥品約3萬箱。保稅倉儲區部分可實現冷鏈醫藥從運輸至查驗、倉儲、出庫全程全封閉冷藏環境,確保藥品儲存安全。
3、東部沿海山區區域協作——網營物聯(縉云)智慧供應鏈產業園
開發背景:2016年富陽-縉云結為山海協作幫扶關系以來,兩地積極開展資源合作,2019年網營物聯智慧供應鏈產業園項目落戶縉云,該項目以智慧供應鏈技術解決當地物流不暢、設施缺乏等問題,提振縉云經濟發展。
核心功能:項目總投資6億元人民幣,以多層立體設施集成智能技術與裝備,致力于打造浙西南區域集電商倉配、冷鏈倉儲、分撥中心、供應鏈服務、供應鏈金融、場景采買、交易結算及大數據服務于一體的供應鏈運營中心。
運營情況:德邦快遞已入駐并成立縉云分撥中心,2021年11月試運營以來,每天吞吐量為500-600噸,其中“雙11”吞吐量達到900噸,提升了整個片區的分撥效率;寧波駿凱輪胎是縉云本地華洋賽車、濤濤車業、嘉宏運動、歐凱車業等企業輪胎的主要供應商,駿凱輪胎入園區后,縮短了整個供應鏈周期,降低了物流倉儲成本。
4、深圳電子信息圈層轉移——惠州朗華智慧新城
朗華智慧新城總規劃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擬分三期建設,一期規劃為電子料件分撥中心、二期規劃為工業耗材集散中心、三期規劃為高端制造裝備組裝中心。
功能業態:項目以“工業生態圈”為核心,通過建設“智能央倉、工業博覽中心、金融與供應鏈總部、高端商務中心”等核心功能區,整合國內外優勢產業、企業資源、技術、人才等資源,創新運用產業鏈供應鏈技術,構建面向智能制造、高端技術研發、智慧裝備與工業設備等實體經濟產業的公共服務平臺。